皇佑岁庚寅,阴阳久郁堙。
二时愆雨泽,百物悯膏屯。
谷价方翔踴,民言备苦辛。
原畴无播种,道路有饥贫。
县令忧忘食,斋房退省身。
朝归占甲子,暮出看星辰。
野祀曾徼福,雩坛示礼神。
祈求观古法,询访得龙津。
遣吏苹蘩洁,斋书肺腑阵。
灵泉汲坎{上穴下臼},仙仗下嶙刚。
雷斧潜嗔树,天波忽洒尘。
音官沈鼓吹,市户湿衣巾。
隆应声何速,盘旋志未伸。
经纶惟四日,滂沛即逾旬。
万谷山源发,三农水利均。
趋田多耒耨,入里少刍薪。
苗稼晨争插,坊庸夜不巡。
讴谣兴父老,燕喜集宾亲。
捐瘠苏中壑,生成赋大钧。
邑人勿忘报,世世荷深仁。
马筱潭报雨。宋代。陈襄。 皇佑岁庚寅,阴阳久郁堙。二时愆雨泽,百物悯膏屯。谷价方翔踴,民言备苦辛。原畴无播种,道路有饥贫。县令忧忘食,斋房退省身。朝归占甲子,暮出看星辰。野祀曾徼福,雩坛示礼神。祈求观古法,询访得龙津。遣吏苹蘩洁,斋书肺腑阵。灵泉汲坎{上穴下臼},仙仗下嶙刚。雷斧潜嗔树,天波忽洒尘。音官沈鼓吹,市户湿衣巾。隆应声何速,盘旋志未伸。经纶惟四日,滂沛即逾旬。万谷山源发,三农水利均。趋田多耒耨,入里少刍薪。苗稼晨争插,坊庸夜不巡。讴谣兴父老,燕喜集宾亲。捐瘠苏中壑,生成赋大钧。邑人勿忘报,世世荷深仁。
(1017—1080)宋福州候官人,字述古,人称古灵先生。与陈烈、周希孟、郑穆友称“四先生”,倡理学。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神宗朝为侍御史知杂事,论青苗法不便,出知陈州、杭州。后以枢密直学士知通进、银台司兼侍读,判尚书都省。尝荐司马光、苏轼等三十三人。有《古灵集》。 ...
陈襄。 (1017—1080)宋福州候官人,字述古,人称古灵先生。与陈烈、周希孟、郑穆友称“四先生”,倡理学。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神宗朝为侍御史知杂事,论青苗法不便,出知陈州、杭州。后以枢密直学士知通进、银台司兼侍读,判尚书都省。尝荐司马光、苏轼等三十三人。有《古灵集》。
题郡园亭馆。宋代。赵抃。 为爱东园四照亭,剪开繁木快人情。新秋雨过閒云卷,十里南山两眼明。
次前韵将归隐黄山。元代。方回。 我家黄山百里远,两峰插天翠如剪。归心久落故溪云,柁转不由船不转。采茶斸药呼邻翁,藉草地宽何不容。挟兔园册教儿童,菜饱无异禄万钟。底须太史占星聚,世人寻觅无知处。海内故人脱相思,江东渭北空云树。
答客说。唐代。白居易。 吾学空门非学仙,恐君此说是虚传。海山不是吾归处,归即应归兜率天。
游南薰亭。明代。陈琏。 桂林名胜地,台观迹多陈。空馀南薰亭,屹立漓水濆。使君喜登临,从游有嘉宾。拂石坐紫苔,援琴鼓南薰。神畅情所感,理契意爰臻。忽兹纵遐瞩,跻攀极嶙峋。下瞰皇泽湾,流水碧沄沄。石洞深窈窕,清虚绝垢氛。昔贤有遗刻,半杂苔藓纹。江山宛如故,韶音谁复闻。登临稍毕景,感慨怀古人。早晚听履声,行当近星辰。
桂轩辞二章 其一。元代。杨维桢。 桂树丛生兮轩之阳。沐雨露兮含风霜。王孙不归兮春草歇而不芳。轩中之人兮寿而康。折琼枝以为佩兮餐金粟以为粮。轩中之乐兮乐无央。
廿一日夜坐忆亡儿 其二。明代。顾清。 视不成形举目存,青灯一盏近黄昏。彭殇竟是谁分出,妄使瞿昙欲断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