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宿不得晓,飞霜沾敝袍。空山凝寒色,天边星月高。
忆昨离鄂城,数家同遁逃。穿林恐相失,前后闻呼号。
避乱但欲远,焉知登顿劳。俯临万仞壑,性命轻鸿毛。
西山避乱三首 其二。金朝。王元粹。 野宿不得晓,飞霜沾敝袍。空山凝寒色,天边星月高。忆昨离鄂城,数家同遁逃。穿林恐相失,前后闻呼号。避乱但欲远,焉知登顿劳。俯临万仞壑,性命轻鸿毛。
金平州人,字子正,初名元亮。弱冠作诗便有高趣。哀宗正大末,为南阳酒官。遭乱,流寓襄阳。后北归,寄食燕中。年四十余卒。 ...
王元粹。 金平州人,字子正,初名元亮。弱冠作诗便有高趣。哀宗正大末,为南阳酒官。遭乱,流寓襄阳。后北归,寄食燕中。年四十余卒。
送郑德新方伯致仕。明代。朱诚泳。 霄汉勋名喜致身,薇垣望重自西秦。心应许国终怀赤,鬓为忧民早博银。公道定知归太史,清朝无愧作閒人。从今勘破黄粱梦,习静虚堂养谷神。
寄诗(一作绝微之)。唐代。崔莺莺。 自从销瘦减容光,万转千回懒下床。不为傍人羞不起,为郎憔悴却羞郎。
夜闻雪作口占。明代。顾清。 山水皆言八曲幽,何人肯向雪中游。于今便合成嘉话,不待他年记某丘。
会城苦雨四首 其三。清代。牛焘。 中秋骑月送行人,阻住行人懒问津。米价天河休更卜,御寒今已桂为薪。
总宜园。宋代。翁元龙。 此间不愧总宜名,山色湖光任雨晴。鸿雁一声秋意惨,疏杨援曳尚多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