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新举措:按摩服务业正式纳入特种行业管理范畴
近年来,随着南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种行业也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机遇,这一繁荣背后也伴随着一系列社会治安问题的凸显,尤其是涉黄涉赌、侵害人身财产安全等案件频发,与特种行业经营场所或从业人员密切相关,为了有效应对这些挑战,南宁市在立法层面进行了重要调整,将按摩服务业首次纳入特种行业治安管理范围,这一举措标志着南宁市在加强社会治安管理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背景与动因
自2012年《南宁市特种行业治安管理条例》颁布实施以来,该条例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促进特种行业健康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特种行业的快速发展,原有条例已逐渐滞后于实际工作需要,特别是按摩服务业,由于其特殊的经营性质和易成为违法犯罪活动温床的特点,一直以来都是治安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南宁市决定出台新的地方性法规,将按摩服务业纳入特种行业管理,以填补立法空白,加强治安管理。
自治区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批准了《南宁市特种行业治安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该《规定》将于2024年11月1日起正式施行,根据《规定》,特种行业被明确划分为十二类,包括旅馆业、公章刻制业、典当业、印刷业、生产性废旧金属收购业、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业、开锁业、寄卖业、二手机动车交易业、机动车维修业、按摩服务业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特种行业,按摩服务业的首次纳入尤为引人注目。
《规定》对按摩服务业的经营场所提出了具体要求,旨在通过规范经营行为来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包厢、包间内不得设置阻碍展现室内整体环境的隔断,门窗应使用透明材质以便观察,营业状态下不得关闭照明灯等,这些规定旨在消除违法犯罪行为的隐蔽空间,提高治安管理的透明度。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规定》明确要求按摩服务业经营者对凌晨2时至8时在场所内接受服务的人员进行实名登记,包括姓名、住址、身份证件种类和号码等信息,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公安机关及时掌握人员流动情况,还能在发生违法犯罪行为时迅速锁定嫌疑人,提高打击效率。
《规定》还强调了视频监控系统的重要性,要求按摩服务业经营者根据治安管理需要安装视频监控设备并确保设备正常运行,视频监控系统作为防范和打击犯罪的重要手段,对于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实施效果与影响
将按摩服务业纳入特种行业管理范畴,不仅是对现有法律法规的完善,更是对社会治安管理模式的创新,这一举措的实施,将带来以下几方面的积极影响:
1、加强治安管理:通过规范按摩服务业的经营行为,消除违法犯罪行为的隐蔽空间,提高治安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保障从业人员安全:实名登记和视频监控等措施的实施,有助于保护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减少其遭受不法侵害的风险。
3、促进行业健康发展:通过加强监管和规范经营行为,提升按摩服务业的整体形象和信誉度,促进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4、维护社会稳定:减少涉黄涉赌等违法犯罪活动的发生,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公共安全,为市民创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生活环境。
南宁将按摩服务业列入特种行业管理范畴的举措,是南宁市在加强社会治安管理方面的一次重要尝试和创新,这一举措的实施,不仅有助于解决当前特种行业发展中存在的治安问题,还能为其他城市的类似管理提供有益借鉴,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南宁市特种行业的治安管理工作必将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为城市的繁荣稳定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