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验 正文

上海逾246万人参加防空疏散演练,共筑安全防线,强化国防教育

上海全民参与,逾246万人共筑防空安全网

在金秋送爽、丹桂飘香的季节里,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全民国防教育活动,2024年9月21日,第24个全民国防教育日,上海全市上下积极响应,超过246万人参与了防空疏散演练,共同构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安全防线,此次活动不仅是对市民国防意识的深刻唤醒,更是对上海城市应急管理体系的一次全面检验。

背景与意义

随着国际形势的复杂多变,国家安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防空疏散演练作为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提高民众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应急反应速度,确保在遭遇空袭或其他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有序地疏散到安全地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其安全稳定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安全,组织如此大规模的防空疏散演练,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精心筹备,周密部署

为确保演练活动的顺利进行,上海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提前数月进行了精心筹备和周密部署,市国动办作为牵头单位,制定了详细的演练方案,明确了演练目标、内容、步骤及保障措施,各区、街镇、园区、开发区以及居民社区、学校等基层单位积极响应,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并进行了多次预演和彩排。

在演练前,上海市还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渠道广泛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市民关注演练动态,做好相关准备,还组织了多场专题讲座和培训活动,向市民普及防空知识,提高大家的防空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演练现场,井然有序

9月21日上午11时35分,随着防空警报声在上海全市1600余台防空警报器上同时响起(除虹桥、浦东机场地区外),一场规模空前的防空疏散演练正式拉开帷幕,在普陀区某公司及附近苏州河沿线,作为演练的重点区域之一,现场气氛紧张而有序。

根据预案,各参演单位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组织人员按照既定路线进行疏散,在苏河湾畔,沿岸广播不断播放着疏散指令和注意事项,引导民众保持冷静、有序撤离,专业救援队伍也迅速集结待命,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

除了普陀区外,全市其他区域也同步开展了防空疏散演练,据统计,此次演练共涉及222个街镇、园区、开发区、4295个居民社区以及1732所学校,参与人数超过246.75万人,整个演练过程中,各参演单位密切配合、协同作战,确保了演练活动的顺利进行。

亮点纷呈,成效显著

此次防空疏散演练不仅规模宏大、参与人数众多,而且在多个方面呈现出亮点和特色,演练突出了人员防护和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在疏散过程中,特别注重了对老人、儿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关爱和保护;还加强了对历史文化遗产和重点保护单位的防护工作,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得到有效保护。

演练运用了多种防护手段和救援方式,除了传统的疏散掩蔽外,还引入了无人机侦察、智能导航等现代科技手段;还组织了专业的人防专业队伍进行救援演练,提高了救援效率和准确性。

演练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通过此次演练,不仅提高了市民的防空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还检验了上海市应急管理体系的完善程度和实战能力;更为未来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展望未来,持续加强

虽然此次防空疏散演练取得了圆满成功,但上海市并没有因此而满足,相反,他们清醒地认识到,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们表示将继续加强国防教育和应急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市民的国防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同时还将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和救援机制,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各种挑战。

上海逾246万人参加防空疏散演练是一次意义深远的活动,它不仅展示了上海市民对国防事业的热爱和支持;更体现了上海市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方面的坚定决心和强大能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上海将继续保持这种良好的势头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幸福安康贡献更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