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背后的“美丽”陷阱:记者深入曝光硫超标加工黑幕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枸杞作为一种“药食同源”的代表性食材,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药用功效,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保健品等多个领域,在这看似健康无害的红色果实背后,却隐藏着令人震惊的食品安全隐患,财经调查记者深入青海、甘肃等枸杞主产区,揭露了硫超标枸杞加工的黑幕,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青海格尔木:焦亚硫酸钠的“提色增艳”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出了颗粒大、色泽鲜红、果肉厚实的优质枸杞,深受消费者喜爱,在这片枸杞的金色土地上,却存在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据《财经调查》记者报道,当地部分厂家和商户为了提升枸杞的卖相,不惜违规使用焦亚硫酸钠进行“提色增艳”,尽管《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促进枸杞产业发展条例》明确规定,生产、加工枸杞及其产品过程中禁止使用焦亚硫酸钠及其替代品,但利益驱使下,这一规定被公然无视。
记者走访了格尔木市的枸杞种植基地和交易市场,发现一些商户在枸杞成熟季节,尤其是三茬枸杞成熟时,大量使用焦亚硫酸钠以保证枸杞外观的艳丽,商户们坦言,他们知道这是违规行为,但为了卖个好价钱,不得不铤而走险,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健康权益,也严重破坏了枸杞产业的健康发展。
甘肃靖远:工业硫磺的“致命诱惑”
如果说格尔木市的枸杞加工黑幕令人震惊,那么甘肃省靖远县的枸杞加工现状则更加触目惊心,这里的枸杞种植面积广阔,被誉为“枸杞小镇”,但在这片繁荣的背后,却隐藏着用工业硫磺熏制枸杞的恶劣行为。
记者深入靖远县的多个乡镇,发现农户和商户们为了应对天气变化、提升枸杞品质,普遍采用硫磺熏制的方法,尤其是在阴雨天气或气温较低的8月份,为了保持枸杞的鲜亮色泽和防止霉变,他们不惜使用工业硫磺这一有毒物质,工业硫磺中含有大量对人体有害的成分,长期食用会严重损害肝肾功能,甚至影响神经系统健康。
记者在靖远县的多个村庄和市场上,亲眼目睹了硫磺熏制枸杞的现场,夜幕下,塑料棚内浓烟滚滚,刺鼻的气味让人呼吸困难、泪流不止,而这些被硫磺熏制过的枸杞,最终却堂而皇之地进入了火锅店、小药铺、茶包等消费领域,严重威胁着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食品安全警钟长鸣:监管与自律并重
枸杞加工黑幕的曝光,再次为食品安全问题敲响了警钟,枸杞作为一种广受欢迎的食材,其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权益,加强枸杞产业的监管力度,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势在必行。
政府应加大对枸杞产业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加强对枸杞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的监督检查,对于违法使用焦亚硫酸钠、工业硫磺等有害物质的厂家和商户,应依法严惩,绝不姑息。
枸杞产业从业者也应加强自律意识,树立诚信经营的理念,只有从源头上保证枸杞的质量安全,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推动枸杞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枸杞加工黑幕的曝光,让我们看到了食品安全问题的复杂性和严峻性,作为消费者,我们应该提高警惕,选择正规渠道购买枸杞等食品,避免购买来源不明、质量可疑的产品,我们也应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监督,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共同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枸杞产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的共同努力,只有形成合力,才能有效遏制枸杞加工黑幕的蔓延,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权益,让枸杞这一“药食同源”的瑰宝真正惠及广大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