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市场作为农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格波动不仅关乎养殖户的切身利益,也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餐桌成本,进入2024年下半年,生猪市场呈现出宽幅震荡的态势,这一趋势背后是多重因素的交织与影响,本文将从供需格局、价格走势、市场情绪及未来展望等方面,对生猪市场下半年的宽幅震荡进行深入分析。
供需格局分析
1.1 供给端变化
2024年上半年,生猪市场的供给格局逐步向好,但幅度有限,能繁母猪存栏量在经历了前期的缓慢去化后,开始出现回升迹象,据Mysteel农产品数据显示,上半年国内能繁母猪存栏量呈先降后增趋势,其中规模养殖场能繁母猪存栏量在6月末环比增加0.35%,同比下调3.43%,中小散户的存栏量也有显著增长,显示出市场补栏积极性在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存栏量有所回升,但并未出现大幅增长,受前期猪价低迷影响,部分养殖户资金压力较大,主动淘汰产能;北方多省份猪病的影响导致产能被动减量,进一步限制了供给端的恢复速度,养殖端对后市预期的不确定性也导致部分养殖户选择压栏惜售,进一步加剧了市场供给的波动性。
1.2 需求端变化
需求端方面,随着疫情影响的逐渐减弱和经济的稳步复苏,生猪消费逐步转好,需求恢复的速度相对偏缓,下游承接力明显不足,尤其是在猪价快速上行后,终端高价接受度不高,屠企开工率维持低位,走货速度缓慢,不过,随着中秋、国庆等节假日的临近,以及学校开学等季节性需求的增加,需求端有望出现一定程度的提振。
价格走势分析
2.1 上半年价格回顾
2024年上半年,生猪价格整体呈现低位震荡后快速上涨的态势,五一后,在“二次育肥抄底入场、市场推涨情绪升温、供给断档预期”等因素的刺激下,猪价快速回归成本线以上并震荡运行,截止到6月30日,上半年全国生猪出栏均价为15.37元/公斤,同比上涨4.99%。
从标肥价差来看,上半年标肥价差整体维持先走扩后逐步收窄、倒挂趋势,5月份标肥价差转正后,6月份继续扩大,显示出市场对大猪的需求有所增加,随着猪价的上涨,下游承接力减弱,标肥价差开始回落,养殖户增重热情受到一定抑制。
2.2 下半年价格预测
进入下半年,生猪价格预计将呈现宽幅震荡态势,前期能繁母猪产能的减少为市场底部提供了支撑,但供给恢复速度有限,难以形成大幅增量;需求端虽有望逐渐好转,但恢复速度相对偏缓,且终端高价承接力不足,在供需双方博弈下,猪价将呈现宽幅震荡格局。
具体来看,7月到8月期间,猪价可能受到前期能繁损失缺口及市场情绪的影响继续上涨,但涨幅可能不及预期,随着价格上涨势头放缓,市场情绪可能转为悲观,导致猪价出现回调,9月份,若供给增量出现,将进一步影响价格走势,四季度,在供给恢复情况、需求变化及市场情绪等多重因素作用下,猪价或将呈现高位震荡态势。
市场情绪与操作建议
3.1 市场情绪分析
当前生猪市场情绪复杂多变,养殖户对后市预期存在分歧,部分养殖户选择压栏惜售以期待更高价格;屠宰企业及贸易商则对高价承接力表示担忧,采购积极性不高,市场中的投机行为也加剧了价格的波动性。
3.2 操作建议
针对当前生猪市场的宽幅震荡态势,建议投资者和养殖户采取以下操作策略:
1、控制风险:鉴于市场波动较大,建议投资者和养殖户保持谨慎态度,控制仓位和风险敞口,避免盲目追涨杀跌。
2、灵活调整:根据市场变化灵活调整养殖和销售策略,在猪价上涨时适时出栏,避免过度压栏;在猪价下跌时则可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补栏或调整存栏结构。
3、关注基本面:密切关注生猪市场的供需变化、政策动态及疫情发展等基本面因素,特别是能繁母猪存栏量、商品猪存栏量及出栏量等关键指标的变化情况将对猪价产生重要影响。
4、多元化经营:对于大型养殖企业来说,可以通过多元化经营来分散风险,发展饲料生产、屠宰加工及肉制品销售等上下游产业链环节,提高整体抗风险能力。
未来展望
展望未来,生猪市场将继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宽幅震荡态势,随着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