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岛暴雨肆虐:街道成河,内涝严峻考验城市韧性
进入8月下旬,辽宁省的西部和南部地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强降雨天气,其中葫芦岛市更是成为了这场暴雨的“重灾区”,连续的特大暴雨不仅给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更让城市基础设施面临了严峻考验,街道上泥水汹涌,房屋被淹,通讯中断,道路受损,这一系列连锁反应凸显了自然灾害面前人类社会的脆弱与坚韧。
暴雨如注,内涝成灾
8月18日夜间以来,辽宁多地出现强降雨,葫芦岛市更是首当其冲,据辽宁省气象台数据显示,葫芦岛市绥中县秋子沟乡的大杨树沟村在短短时间内记录到了358.9毫米的降雨量,这一数字令人触目惊心,秋子沟村和建昌县大屯镇也分别遭遇了340.7毫米和310.8毫米的强降雨,如此巨大的降雨量,在短时间内迅速汇聚成洪流,导致葫芦岛市多个乡镇陷入内涝困境。
暴雨之下,葫芦岛市的街道迅速变成了“小河”,泥水汹涌,车辆难以通行,行人更是寸步难行,一些低洼地带的房屋被淹,居民不得不紧急撤离,据葫芦岛市应急局通报,建昌县大部分地区电力通讯中断,通往乡镇的部分道路受损严重,救援工作面临巨大挑战。
紧急救援,众志成城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情,葫芦岛市政府迅速启动防汛应急预案,组织各方力量进行紧急救援,直升机、冲锋舟等救援设备被紧急调往灾区,用于转移被困群众,党政领导亲自上阵指挥,组织人手进行应急救援、人员转移和设施抢修等工作,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救援行动中,无数党员干部、志愿者、解放军和武警官兵挺身而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崇高理念。
据葫芦岛市应急局工作人员介绍,截至8月20日,全市已转移6335名群众到安全地带,有效避免了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相关部门还紧急调拨了救灾物资,确保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在这场暴雨内涝的严峻考验中,葫芦岛市展现出了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和社会凝聚力。
灾害反思,未雨绸缪
葫芦岛市此次暴雨内涝事件不仅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巨大损失,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类社会的脆弱性暴露无遗,正是这样的灾难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加强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要完善城市排水系统,葫芦岛市此次内涝严重的原因之一就是排水系统不堪重负,必须加大对城市排水系统的投入力度,提高排水能力和效率,要加强对排水设施的维护和保养工作,确保其在关键时刻能够发挥应有作用。
要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工作,气象部门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情况,及时发布预警信息,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工作,确保预警信息能够迅速传递到基层单位和群众手中,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灾害带来的损失和影响。
要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让居民了解如何正确应对自然灾害、如何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安全等基本知识,这样可以在灾害发生时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葫芦岛市暴雨内涝事件虽然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巨大损失和痛苦,但也让我们看到了人类社会的坚韧和团结,在这场灾难面前,我们共同见证了无数感人至深的瞬间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这场灾难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努力、共同应对未来的挑战和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