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外媒在著名全球航班信息追踪网站FlightRadar24上发现,在6月底,一架隶属于解放军的运-20大型运输机毫无预兆地降落在莫斯科机场,其所携带的货物引起了外界的密切关注。
外媒怀疑,这是中国在向俄罗斯运输军事物质。目前虽然没有直接证据表明中国向俄罗斯提供了军事物资,这一消息也足以引发西方国家的担忧。外媒报道指出,虽然西方国家不可能因为一次航班事件对中国实施制裁,但仍然对此保持高度关注。
早前,俄罗斯前已经向中国采购了1500辆“沙漠穿越1000-3型”越野车,据报道目前已交付500辆。这些车辆是民用型号,但经过简单改装,例如安装机枪后,可以用于军事用途,如执行反无人机的简易防空任务等。所以外媒怀疑,是不是这次运-20也装载了什么武器装备。
从FlightRadar24上的公开飞行数据来看,这架机尾编号为20248的运-20运输机是在北京时间6月29日下午5点15分左右,出现在俄罗斯阿尔泰边疆区阿列伊斯克市空域的。当时该机的位置距离中俄西段边境约500公里。
由于种种原因,包括可能的应答器关闭或全天候监控限制,我们无法完全确定这架飞机是从中国哪座城市起飞的。可以基本确定的是,这架运输机从中俄西部边境方向进入俄罗斯空域,期间可能飞越了蒙古或哈萨克斯坦领空。
彭博社援引欧洲匿名官员的话报道称,中国正在为俄罗斯研制一款名为“向日葵200”的攻击型无人机,这款无人机的性能与伊朗开发的“沙赫德136”类似。据可靠消息源透露,2023年,中俄两家公司就合作仿制伊朗沙赫德无人机举行了谈判,并于今年开始研发和测试一个版本,计划运往俄罗斯。
据悉,自俄罗斯在2022年发起对乌克兰的军事行动以来,莫斯科已多次利用沙赫德无人机进行轰炸,累计出动数千架次。面对持久战的需求,俄罗斯甚至建立了一家工厂以大规模生产这种无人机。尽管如此,俄罗斯仍然在关键零部件上对朝鲜和伊朗等国家存在依赖,而中国在这些关键技术的供应链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所以对西方各国来说,一个更大的隐忧在于中国的高效生产能力。匿名官员指出,中国有可能以比伊朗或俄罗斯更快的速度生产类似的无人机。这意味着,如果中俄联合投产“向日葵200”,不仅能满足当前战争需求,运深夜空降莫斯科,里面装的东西,让美国北约感到非常紧张还可能改变局势的力量对比。
美国驻北约大使朱莉安娜·史密斯对此发表了强硬言论,她认为中国正在逐步从所谓的“中立国”立场转向对俄罗斯的支持,并敦促国际社会警惕这一潜在风险。她指出,虽然目前并没有确凿证据显示中国直接向俄提供军火,但多个迹象表明,中国在技术输出和关键零部件供应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因此,此次中国运-20大型运输机多次飞往俄罗斯,难免引起西方国家的紧张。虽然具体任务尚未明确,但这次行动无疑进一步加剧了西方对中国“援俄”的担忧。在此背景下,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施压愈发密集,试图通过外交和经济手段影响中俄关系。
事实证明,此类压力并未给中俄关系造成显著的负面影响。截止到目前,中国政府依然坚守中立的外交立场,主张通过对话和谈判解决国际争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多次强调,中国在俄乌冲突中的立场是推动和平、促进谈判,同时反对任何形式的单边制裁。
而且,俄国的军工体系已经全面转入战时模式,俄罗斯在已有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其军事工业产能,特别是在弹药生产和武器装备上。在当前阶段,俄军对于雷达、防空导弹等设备的紧急需求相对较低。据俄罗斯国防部提供的数据,俄军在防空系统方面仍保持较高的自给自足能力,这表明他们在这类技术装备上并不依赖外部援助。
目前,俄军最缺的是普通弹药,每天消耗数以千计的炮弹和导弹。从运输能力上看,一架运-20运输机一次能够运送的大中型无人机数量有限,实际上无法满足前线需求。运-20的最大载重量为66吨,即使全部装载弹药,也很难满足前线俄军一天的消耗。据俄罗斯国家防御管理中心的数据,前线每天的弹药需求量达到数百吨级别。
所以,如果中国正在对俄军进行军援的话,我们将看到带有军用物资的火车源源不断地通过西伯利亚大铁路驶入俄罗斯,而不是一两架运-20,西方国家未免多虑了。